我国钢管企业产能及设备现状
发布者: 源晟键 时间:10/9/2019 4:30:29 PM
据不完全统计,2007我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能力达到87.6万吨,焊管生产能力94.8万吨。而从我们了解的企业扩建情况来看,一些大型企业在07年就开始着手一部分工程的扩建,到08年,无缝管的生产能力将有10万吨的提高,而焊管方面也有近4万吨的提高。但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一些去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动工的扩建项目已经完成外,今年新建项目并不是很多,一方面是今年钢管行情受经济环境及下游需求拖累,显得有些低迷,另一方面是国家在资金借贷方面的收紧力度加大,使得一些企业的扩建计划缺乏资金支撑,再有就是全球需求及国内政策的影响,出口也不是十分顺畅。多重压力下,企业的扩建计划多数都遭到推迟。企业设备更新情况也有所减少。
在钢管行业中,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占份额呈金字塔型――大规模企业数量极少,小型规模企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此的产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装备的总体水平。对于多数的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产品设备较为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虽然产品的基本性能都能够满足,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也影响了生产效率。再加上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更新速度慢,使得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缺乏明显的优势,在市场中也显得竞争力不足。
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企业要想向前发展,势必要改变现状,实现突破。设备对于企业的作用无异于武器对于部队的作用。先进的设备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综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清这一点,在引进新设备时也显得相当慎重。
除了通过生产设备把握生产环节外,对于产品质量的内部检测也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的老式生产企业,基本保证的就是拉管机、轧机、焊管机及酸洗设备,而质量检测设备显得可有可无,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才会购置。但随着企业不断增多,同类产品的市场投放量也逐渐增多,“以质取胜”成了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检测越来越为重视,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工厂,企业力争将所有设备一次性到位,检测设备也成了企业里必不可少的“质量把关员”。 涡流探伤、超声探伤、水压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在企业里已十分常见。
无缝管的生产工艺
先进的设备是一个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再有好的工艺推波助澜,则事半功倍。在无缝管生产过程中,热轧、冷轧、冷拔是几种主要生产工艺手段。
热轧无缝管一般在自动轧管机组上生产。称其为热轧,实际上是包含了将实心管坯加热穿孔的过程。穿孔后形成空心管坯,再放至轧管机上轧制。利用连续式轧管机组生产热轧无缝钢管是较先进的方法。但对于一般外购空心管坯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企业而言,这种工艺并不是很实用。
冷拔生产工艺中,一般先在管坯的一端焊上一个焊头,然后在0.5~100T的单链式或双链式冷拔机上进行拉拔。而冷轧通常是在二辊式轧机上进行,钢管在变断面圆孔槽和不动的锥形顶头所组成的环形孔型中轧制。对于多数无缝管生产企业而言,管坯多数都非自产,而是外购获得,热轧工艺较难实现,冷拔、冷轧的工艺形式便成了他们的首选。尽管同为无缝管的生产工艺,但方式不同,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也略有不同。冷拔设备机组在小企业中应用较多,而冷轧管的管壁厚度均匀、内表面更为光滑、成材率也较高。
当然,将冷轧和冷拔工艺结合起来应用,能够生产尺寸更小、质量更好的无缝管。而“先拉后轧”和“先轧后拉”是两种不同的结合方式。
在以往的拉轧结合的过程中,多以先拉后轧的顺序为主。将管坯经过拉管机工艺,直接生产出不锈钢工业管,再将工业管经过轧机工艺,生产出冷轧工业管。尽管这样的方式生产出来的管子壁厚更均匀,但成本也相 对较高,一般客户不能接受,企业在应用时也颇为为难。
近来,先轧后拉的方式开始为人们所熟悉。不锈钢管坯经过轧机工艺之后,再用拉管机生产出的不锈钢工业管,不仅壁厚均匀,外表美观,而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成本与传统的工业管相近,比传统的冷轧工业管便宜2000元左右,同时产品还具有冷轧工业管的特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
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工艺还需要良好的设备来配合,才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越发完善。工艺与设备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两根筷子一样,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