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钢管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
发布者: 源晟键 时间:10/7/2019 5:23:49 PM
2013年钢管行业面临的对策建议:
一是转型升级,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弱,钢管市场供求大于求是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靠投资拉动、靠新建项目发展已使行业走到了“拐点”,企业必须从数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当前行业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通过内驱动发展,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牌,降低成本;要从生产经营型向服务型发展,与下游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要优化产业链的延伸。总之,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走高端化、服务化、国际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之路。
二是控产量、贯彻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近期,工信部就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的规范发不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这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的管理,规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淘汰落后产能,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钢管分会要积极地响应并宣贯工信部关于“规范条件的”实施,积极地协助配合行业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另外,钢管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坚决执行中钢协提出的“没合同不生产、低于成本部销售、不给钱不发货”三项要求,使控产量、淘汰落后产能等问题能有一个实质性进展。
三是走差异化之路。产品结构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企业都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而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实际上,就是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走差异化之路。行业内有不少企业如浙江久力、健力、江苏承德、南通中兴能源、大冶特钢以及沧州盐山的一些名企,他们的产品是很有特色的,他们在差异化方面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不仅体现在产品使用性能上质量上的差异,而且也与成本密切相关。所以 差异化就是要走专、精之路,就是要走创新之路。
四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抗风险能力。钢管行业产业集中度低,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钢管行业兼并重组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加剧了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无序竞争,从而制约了行业创新能力和行业自律能力的提高。当前经济形势、市场形势有利于企业间重组,因此,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大探索创新重组模式,努力提高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改变单纯依靠新建规模,扩张企业发展的方式,同时要推进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满足用户的需求。根据下游行业发展对钢管产品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加快开发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耐腐蚀、高精度、减量化等高性能产品。要进一步稳定双相不锈钢和耐蚀合金油套管质量,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要加快页岩油/气油套管的开发;加快单管年输气量为450-500亿m3长输管线、深海管线管的开发;加快高强度、耐火建筑用管等产品的开发;加快产品升级,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产品使用不断提升的需要。要加快工艺技术的研究、如螺旋焊管预精焊技术和消除残余应力的研究、热轧钢管控制轧制的研究。要加快新材料的研发,包括耐腐蚀油井管用材料、超越临界电站用耐高温、高压锅炉管的研发。
六是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企业要以降低系统成本为目标,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对标挖潜工作。挖潜增效,降本保利是缓解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手段,要从钢管生产的全流程、全系统综合开展挖潜工作,通过系统优化、调整,最终体现产品成本下降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钢管产品的原料和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70-80%左右,是影响钢管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企业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加强大宗原材料采购掌控的能力,通过招标采购、择机采购等方式,大力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生产制造成本也是大有潜力可挖,行业内生产成本高的和低的,焊管可以相差200-300元,无缝管可以相差300-400元。要通过精益化生产,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七是围绕钢管主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是钢管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钢管主业的发展是钢管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在坚持抓好钢管主业经营和发展的同时还要瞄准钢管延伸链上的发展。上游抓好矿产、废钢、管坯、板带等资源板块合作,下游抓好深加工业务,建设钢管配送基地,由钢管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
八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走出去”发展是我国钢管行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中国钢管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需要。随着国内钢管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企业实施海外建厂,占领国际市场,既可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的压力,又可以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发展。